12月3日晚间青年专场
12月3日晚,中华医学会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专题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专场的优秀青年专题报告召开。本专题召集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首先致欢迎词,中山大学徐培教授、北京大学王杰研究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国新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石立莹副教授担任本场专题的主持。




广州实验室研究员周鹏报告了蝙蝠相关冠状病毒跨种研究;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王麟报告了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建立与应用;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院长杜向军教授报告了传染病计算系统生物学;

清华大学研究员丁强报告Establishment of a replication-competent VLP cell culture model for SARS-CoV-2 to dissect virus-host interaction;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刘军报告了新冠病毒特异的T细胞特征与免疫屏障;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课题组长吴志强报告了动物源性新发病毒的监测、预警和溯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博士后德日报告Human bocavirus 1 is a genuine pathogen for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determined by nucleic acid, antigen, and serology tests;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统计专业博士艾迪拜·司马义报告Kinetics of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mong Omicron breakthrough cases: Role in inferring the history and duration of infection。

12月4日上午专场
12月4日上午,中华医学会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专题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分会报告圆满完成。本专题召集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首先致欢迎词,介绍了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检验科主任李伯安、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翁育伟主持前半场。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李明远教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温红玲主持后半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新发传染病与不明原因疾病应对室主任周蕾报告了猴痘病毒传播新认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谢正德报告了儿童人腺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汪萱怡教授报告了疫苗流行病学研究;

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院副院长张其威报告了Generat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Lung Organoids For Modeling Pathogenicity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 Adenovirus Types 3 and 55 and Evaluating Potential Antiviral Drugs;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史卫峰教授报告了Dynamic circulation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22;

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报告了基于组学大数据的病毒发现、溯源和流行病研究;

吉林大学刘全教授报告了新发现的蜱传病毒;

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刘玮报告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与会学者分别报告了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对病原学与流行病学专题进行了总结发言,再次对参与本专题的报告专家、主持嘉宾以及会务人员表示感谢,寄语与会人员利用当前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医学病毒学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